实际上,现代生活人人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无处不见。例如年轻朋友喜爱的可乐、汽水、啤酒等的泡沫主要成分是由二氧化碳产生的,其中二氧化碳就是食品添加剂,它的作用是防腐剂;我们日常调味料例如味精、鸡精,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是增味剂;口感丝滑的冰淇淋、巧克力需要乳化剂;中国人吃了1000多年的豆腐需要氯化镁或石膏来点卤,氯化镁或石膏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属于食品凝固剂。离开添加剂,我们只能回到原始社会,吃不到美味的食物,食物也易腐败变质保藏不了许久。合理、科学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既方便了使用,也延长了保质期。
那么关于食品添加剂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呢?食品安全标准gb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食品添加剂通常不作为食品消费,不是食品的典型成分,也不包括污染物或者为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然而,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公众中形成了谈添加剂而色变的被“妖魔化”的局面。其中一个原因很多公众将一些非法添加物误以为是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等这些东西从来都不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必须通过批准允许使用的,也就是gb 2760的名录当中,只有在这个名录当中的食品添加剂才是食品添加剂。另外,有个别的生产厂家在一些食品当中大势宣传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食品色素、食品香精也给消费者一种误导,好像里面隐含着食品添加剂不好。所以造成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是方方面面的。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一个是满足我们对口味或营养的需求。可见食品添加剂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加丰富多彩。既然我们生活躲不开食品添加剂,还应当正确来理解,莫把它错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