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氧条件下,培养颗粒污泥的条件较为苛刻,并且在不同操作条件和培养目的下培育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在颗粒大小、粒径分布、颜色、功能上也都存在着差异。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表面光滑、较高密度和高强度、高生物量、耐冲击负荷、抗有毒物质。好氧颗粒污泥外观一般为橙黄色或浅黄色,周洵平等总结了不同反应器在各自条件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见表1。
好氧颗粒污泥具有优良的沉降性能和近乎球形的规则形状。e.morgenroth等口]研究指出,颗粒污泥的形状系数稳定在0.45,纵横比一般在0.79左右。好氧颗粒污泥本身的生物相极其丰富,主要是形态各异的球菌、杆菌等。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
好氧颗粒污泥泥水分离性能好,在反应器中能形成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和抗负荷冲击能力;剩余污泥量少,能有效地缩小沉淀池的体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另外.好氧颗粒污泥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功能。
2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在流体动力条件下.微生物自固定所形成的生物体聚团现象。由于操作条件、反应器类型、进水水质、培养目的不同,因此现有的形成机理并不能诠释所有颗粒污泥的形成情况。表2对不同的理论作了一个归类。
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首先经过机械粗格栅拦截大块杂物,出水进入集水及ph 粗调池。污水在集水及ph 粗调池中经水量和ph 初调后,出水即泵至预沉池上部的固定式细隔栅进行过滤处理。该固定式细格栅栅距为0.5 mm,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
固定式细隔栅出水进入预沉池,污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在其中沉淀后,出水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中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后,出水经提升泵进入uasb 厌氧反应池。污水中的污染物经厌氧细菌分解,成为ch4、co2、h2和水等小分子无机物,出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大幅降低,大大减轻后续好氧反应的负担。
厌氧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好氧池,污染物在高浓度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快速分解,出水则进入二沉池。
活性污泥混合液在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后,上层清水即可达标排放,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则经回流泵回流至推流式好氧活性污泥池进水端。
预沉池污泥、二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均汇集至污泥池,经浓缩后,清水则回流至集水及ph 粗调池,浓缩污泥则经污泥泵泵至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污泥进行外运,压滤液则回流至集水井。
平面布置
该污水处理工程位于厂区的西北侧,平面布置涉及主要构筑物、建筑物、道路、管线和绿化等,其中,主要构筑物中的集水及ph 粗调池、预沉池、调节池、事故池、酸化池、uasb 厌氧池依次从西向东位于污水处理工程区域北侧,风机房、脱水机房、操作间、电控室、好氧池、二沉池依次从西向东位于污水处理工程区域南侧。各处理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定位以流程顺畅、操作管理方便、尽量减少管道长度为原则,连接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的管道尽量横平竖直,避免迂回曲折。厂区内主干道宽度为6m,次干道宽度为4 m,人行道宽度为2.0 m。
2.3 高程布置
本着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程布置尽可能采用重力流的原则。由于进水水位较低,同时需要设置预沉池以沉淀其中的悬浮物,集水池不能够作为调节池使用。因此,该工程设置集水及ph 粗调池一次提升,在调节池中进行二次提升。对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则采用水泵提升后回流至好氧池。
高程的计算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局部阻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剩余水头。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为: hl = il,其中,l为管道长度,i为水力坡度,可根据流速和管径查设计手册的水力计算表得到; 局部阻力系数为σ(ξ),由hm =σ(ξ) v2 /2 g,可得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剩余水头取0.5~1.0 m,由此,得泵后初沉池、调节池、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相对于地面的水面高度分别为4.00 m、2.50 m、8.50 m、6.50 m、4.50 m、3.50 m。
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